涉及國際關(guān)系的差錯
【錯例1】WTO成立之后,WTO成員國之間貿(mào)易往來的手續(xù)被大大簡化了,成員國之間可以隨時隨地發(fā)起或接受交易,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簡析】世界貿(mào)易組織(WTO)是規(guī)范世界范圍貿(mào)易、投資和經(jīng)濟合作的全球性組織,截至2016年7月29日,共有164個成員。成員中既有中國、西班牙、美國、烏拉圭這樣的國家,也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北(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guān)稅區(qū))這樣的獨立關(guān)稅地區(qū)。所以,籠統(tǒng)地稱為“WTO成員國”是欠妥的,應(yīng)使用“成員”或“成員方”。
2010年,原新聞出版總署下發(fā)了《關(guān)于進一步規(guī)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因此,本例中的WTO應(yīng)改為“世界貿(mào)易組織”,或在WTO第一次出現(xiàn)時括注“(世界貿(mào)易組織)”。
在其他既有國家也有區(qū)域經(jīng)濟體作為成員參加的國際組織,如亞洲太平洋經(jīng)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jīng)合組織”,縮寫為APEC)等,我們也要注意稱呼其成員名稱時的準確性。
【錯例2】2006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在中國新疆最北部,橫貫著一條氣勢雄偉的山脈——阿爾泰山脈,這里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毗連接壤?!?
【簡析】“蒙古人民共和國”是蒙古國的舊稱。1991年改稱“蒙古共和國”,1992年2月12日,改國名為“蒙古國”。編輯在審讀和加工書稿的過程中,應(yīng)注意不同時期國家或地區(qū)名稱的變化,防止發(fā)生涉及國際關(guān)系的差錯。
【錯例3】The Facult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Dean's ASEAN Scholarship of Bournemouth University, UK is granted to the students from the ASEAN countries, i.e., Indonesia, Thailand, Vietnam, Singapore,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Myanmar, Cambodia, Laos, and Brunei.(英國伯恩茅斯大學管理學院的“常務(wù)院長東盟獎學金”,發(fā)放對象為來自東南亞聯(lián)盟國家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等國的學生。)
【簡析】ASEAN是英語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的縮略形式,在漢語中譯為“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簡稱“東盟”)。它與1961年7月31日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lián)盟”并不是同一個組織。確切地說,“東南亞聯(lián)盟”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的前身。本例中所提及的國家,均為東盟的成員國,因此,譯文中的“東南亞聯(lián)盟國家”應(yīng)改為“東盟國家”。
【錯例4】The gas would then be ready for relatively short sea trips to Japan,China,India and South Korea.(然后汽油會通過相對短途的海運運往日本、中國、印度和南朝鮮。)
【簡析】本例中將South Korea 譯為“南朝鮮”是錯誤的。由于歷史的原因,朝鮮半島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
南部國家的名稱,其英語是the Repubilc of Korea(縮略形式 ROK),又稱South Korea,現(xiàn)在規(guī)范的漢語譯名是“韓國”,而不是“南朝鮮”;北部國家的名稱,其英語是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縮略形式 DPRK 或 DPR Korea),又稱 North Korea ,現(xiàn)在規(guī)范的漢語譯名是“朝鮮”,而不是“北朝鮮”。西方國家?guī)缀跞渴褂?Korea 或 South Korea 來稱呼韓國,用?North Korea來稱呼朝鮮,這是不妥當?shù)?。Korea 既指現(xiàn)在的朝鮮半島,也指歷史上在朝鮮半島上建立的朝鮮國,但它不再單獨指稱現(xiàn)今朝鮮半島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書中出現(xiàn)單用的Korea 時,要注意區(qū)別,譯成漢語時要使用規(guī)范的稱謂。
涉及民族、宗教的差錯
【錯例1】某圖書中,在一家清真餐館的菜譜里出現(xiàn)一道名叫“紅燒豬蹄”的“大菜”。
【簡析】清真餐館是給穆斯林提供清真飲食的場所,也有部分非穆斯林喜歡清真飲食。穆斯林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不吃豬肉,是穆斯林的飲食習俗之一,清真餐館是不允許有豬肉食品的。在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撒拉、東鄉(xiāng)、保安、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等10個少數(shù)民族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信仰伊斯蘭教。其他民族也有人信仰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的飲食習俗來源于《古蘭經(jīng)》,《古蘭經(jīng)》明文規(guī)定“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因為它們確是不潔的”。穆斯林從宗教的、倫理的、審美的、衛(wèi)生的角度,認為豬肉是不干凈的,故將其列為禁食。黨和政府對穆斯林的飲食禁忌和傳統(tǒng)生活習慣歷來非常重視,要求對涉及伊斯蘭教的出版物加強管理,注意尊重穆斯林的飲食禁忌和其他風俗習慣。
【錯例2】據(jù)說有一次總督胡宗憲竟然以傳播特別消息的口吻告訴別人,說海瑞為母親做壽,大開宴席,竟然買了兩斤豬肉。
【簡析】白壽彝主編的《回族人物志》將海瑞收錄其中,認為海瑞是回族人。但也有學者認為海瑞屬于漢族。考慮到有不少回族人士認為海瑞是穆斯林,因此,涉及描述海瑞的文字,如有與穆斯林禁忌習俗不合者,應(yīng)注意避免?!睹魇?海瑞傳》中有胡宗憲語:“昨聞海令為母壽,巿肉二斤矣。”原文未說是哪種肉。對此類有爭議的問題,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應(yīng)防止添加可能引起歧義的成分,只說“買了二斤肉”即可。
【錯例3】瀘沽湖位于云南西北部,其周圍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族。
【簡析】我國正式確定的民族有56個,其中少數(shù)民族55個。摩梭人是納西族的一支。少數(shù)民族的支系、部落不能稱為民族,只能稱為“××人”,如“摩梭人”“撒尼人”“穿青人”等。
注意:不能把古代民族名稱與后世民族名稱混淆,如不能將“高句麗”稱為“高麗”,不能將“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等泛稱為“突厥人”或“突厥族”;不能使用舊社會流傳的對少數(shù)民族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不能隨意簡稱,如“蒙古族”不能簡稱為“蒙族”,“維吾爾族”不能簡稱為“維族”,“哈薩克族”不能簡稱為“哈族”等。
【錯例4】堅決打擊伊斯蘭(穆斯林)恐怖主義!
【簡析】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伊斯蘭教的正信是“中正和平”。反恐斗爭不能與特定民族、宗教聯(lián)系。本例可改為“堅決打擊恐怖主義!”
來源:出版產(chǎn)品質(zhì)檢中心
電話:0551-62650718 010-83681577
微博:@北京京城新安
郵箱:wlqs1218@126.com ahxr0429@163.com
地址:北京豐臺區(qū)科學城海鷹路5號
京城新安
安徽新儒